ops8小说 > 恐怖悬疑 > 寻墓东白人 > 第二百三十章 一匹好马

寻墓东白人 第二百三十章 一匹好马(1/3)

    马帮离开前,茶树神的供奉就如之前所讲好的那样,由重归于好的两家轮流坐庄。

    而对马帮和我们感激涕零的两家,也守信地给马队装了满当当的几十担好茶,相应地却只象征性地收取了很少的银子。

    对此,格桑大叔早乐得喜笑颜开,连出发前摇动铃铛的手,都感觉显得轻飘飘了许多。

    一路上,随着我在马帮里地位的提升,马脚子们对我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客气。譬如说,看到分到满满一背箩好茶的我没有马匹托运,大家都自发地轮流帮我背负货物,让我突然间还是有点小感动。

    随即,我又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那匹死在了毒瘴中的马儿。毕竟是一块儿走过千山和万水的搭档啊,就这么去了,还真是有些伤感。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少了一个得力的帮手。虽然以我现今的修为,负重行走本没有什么,甚至都无需积聚行气,调动灵能。但问题是——一个世外高人,荷担负薪成何体统?

    失了身份且不说,被不知道的人看到了,还以为咱只是个打杂的小喽啰呢!

    所以,我迫切感到,自己需要一匹新马。

    然而,天道有知,事随人愿。机会,果然随即就出现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按理说,历经千辛万苦,突破艰难险阻到达茶产地,购置了满满几十驮茶叶后,马帮就该原路返回了。但事先,密宗四大教还派出了另一支队伍,走的是川蜀路线,格桑大叔在出发前也受过教派交待,要他迂回一点,跟那支队伍汇合后再一道返回拉萨。

    所以,我们所在的队伍,离开勐海后,就借到昆明,准备从川藏茶马古道返程,而不是沿之前一路走来的滇藏线原路返回。

    一路北上,走的都是官道。除了由锅头按照当时的习俗缴纳了一些份子钱以外,马队倒也没遇上什么事情。在沿途马店歇了几次脚后,队伍已经顺利到了昆明附近。

    马帮休整的地方当时叫草海,顾名思义是一片空旷的草甸,这里不仅是各大马队排头照面的交际场所,更是汇聚了那时几乎所有有名滇马的交易市场。

    说起马儿,其实但凡有些阅历的马脚子都知道,中原的马品质远不如生长在高原的马儿彪悍,因此,无论是各个朝代,君王开疆扩土,都需要派人到西南边疆搜罗马匹。

    而这其中,产自川蜀的川马和祖籍云南的滇马都是极受欢迎的代表品种。

    川马的故乡多山,因此攀爬走高如履平地。而滇马血统出自云贵高原,繁衍地又靠近藏区,乃是天生的耐力冠军。所以,对赶马人来说,相较之川马,体力出众,负重量大的滇马更受马脚子们喜爱。马市上,一匹纯种滇产良马的价格,甚至相当于等重量的茶叶。

    得知我有心购置一匹马儿作为脚力后,格桑大叔也是十分赞成。

    甚至,处于对我的器重,他还主动提议预支了我的部分酬金,供我在草海马市选购马匹。同时,热心的他还特意趁马帮休整时给我放了半天假,还批准一名擅长相马的老马脚子随同我和莎伦一同前往离驿站半里地外的马市挑马。

    老赶马人姓段,祖籍是南诏偏北面的一个小村寨,说起来还是罗荃的老乡。

    由于他在家里排行第七,我和莎伦也就入乡随俗,和大家一样亲切地称呼他为“段七公”。

    七公相马还真有一套。只见他来到马市,面对林林种种,让人眼花缭乱的名马,完全不似我们这样早被各种黄膘马、枣红马、黑骏马吸引了眼球的新手初哥,而是秉承了“一望二看三问四摸”的祖传相马经验,于数不胜数的名马中自由穿梭,脚步却并不轻易停留。

    何谓“一望二看三问四摸”?

    一望,乃是站在远处望那马儿的整体气质。

    无论是《三国演义》里的的卢、赤兔,还是徐悲鸿笔下的千里马,虽然同为四蹄一尾,有别于寻常马匹的地方,当然是那行进间骨骼清奇的体态,以及奔袭时雄浑四溢的气场了。

    二看,却是走近了看马儿的牙齿和四蹄。

    从马儿的齿牙能够客观地看出它的年龄和健康状况。而马儿毕竟是地上跑的家伙,从蹄子的变阔大小到腿脚的长短,自然能一目了然地对马儿的天赋有个直观的了解。就好比一个打篮球的运动员,四肢修长的,同等技术和努力之下,上限必定是体态短小的选手所不能比拟的。

    三问,问的自然是马儿的起居作息,饭量胃口乃至直系三代血亲的情况。

    毒鸡汤经常说:一个极端自律的人儿,必然有开挂一样的人生。这句话对于马儿也是同样适用的。

    作息规律,睡眠充足,胃口足够好的马匹,平时积攒在筋骨内的劲道自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