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都市 > 我成了富一代 > 第三百六十七章 宋远亭回国(补周四断更)

我成了富一代 第三百六十七章 宋远亭回国(补周四断更)(1/2)

    中海南郊。

    宋远亭望着眼前的一片工地,感慨不已。

    老师和叶风都指点他。

    回国就先要去中海张江拜访张如京博士。

    这个牛逼无比的张如京博士。

    在业内,那是如雷惯耳。

    毕业于湾湾大学,获得机械工程学士学位。

    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工程学硕士学位。

    南方卫理公会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在美国德州仪器,一干就是二十年。

    被誉为德州仪器的建厂狂人,其在十多年的时间内,先后在美国、新加坡、东洋、湾湾等地建造并管理近20座芯片工厂,积累了丰富的芯片厂建厂及管理经验。

    大前年他提前退休后。

    回到湾湾,建立世大半导体。

    为完成对父亲的承诺。

    张如京带着靠其个人人格魅力网罗的300多人的芯片团队,以及全部家眷,离开台湾,来到了中海张江。

    来到遍布农田的浦东腹地。

    就在完全不受关注的情况下,华国第一座现代化的芯片工厂——中芯国际,既将拔地而起。

    随后,宋远亭南郊工地上,

    见到了这位眉毛如挑的老人。

    “小伙子,你为什么回国?”张如京含笑问他。

    “我回国的决定主要基于三点想法:一是西南大学硕士毕业后,没有在国内工作过,自己应该而且可以为国内半导体的发展做一点事情;二是回国能够为年轻人传帮带,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三是中海是我的老家,在这里离父母更近,也好让父母安心。”

    “我做出这个决定,起初我的女朋友是不赞同的。因为这个决定直接结果是,我放弃了留在美国取得绿卡的机会,她就他和我分了手。”

    宋远亭笑了笑,“不过,能在张老您的手下工作,是我莫大的荣幸!”

    “华国的芯片人,真是不容易啊!”

    老人长叹一声,介绍道:

    “华国是集成电路消费大国,但是自给率水平低,核心芯片缺乏,到今年为止,我国集成电路自给率仅为一成,核心芯片自给率更低。”

    “去年我国进口集成电路数百亿块,进口金额约合1000亿美元,出口金额约合不足百亿美元,产生贸易逆差近900亿美元。”

    “据我测算,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却在以智能家居、移动通讯、汽车电子等为代表的新兴应用场景扩张而迅速扩大。随着通信、互联网等前沿应用领域快速成熟,国内集成电路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几年后,进口金额会暴涨十倍,达到上万亿美元,这部分芯片对外依赖却相当严重,远远超过石油和粮食,很容易就被西方国家‘卡住脖子’。”

    “所以,做大做强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提高芯片自给率,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宋远亭呆了呆。

    喃喃地道:“张博士,您说的这番话,和我叶风师弟说的,简直一模一样!”

    他实在是震惊无比。

    “难道……这就是英雄所见略同。”

    如果叶风在这里,肯定会十分钦佩张如京这个老将。

    他是有后世的记忆,清楚知道芯片被美国人卡住脖子,是多么难受的事情。

    而张如京,仅凭分析,就能推断出来。

    这才是真正的牛人。

    张如京向宋远亭介绍完芯片的前景后,语重心长的说:“小伙子,欢迎加入华国芯片行业……”

    临走时,还送了他几个挂饰手电筒,上面写着:“愿主照亮前路……”

    就这样。

    宋远亭辞去了在英特尔的工作,回国加入了中芯国际{中海}。

    接受工作的时候,他的工作职责是,做中芯资深副总杨是宁老师的助手,协助他在研发部门推广“结果导向”等企业文化。

    宋远亭知道,集成电路的尺度到了纳米级,一个指甲大的芯片有几十亿个晶体管。

    超净车间的要求是每立方米少于10个甚至1个尘埃,尘埃的大小界限也因为技术的升级而提高。

    这一切,是整个产业的规律,是那些成天打了鸡血喊口号的人无法想象的。

    就是各国的领导,也不可能拍脑门就整出一条产业线来。

    集成电路,芯片!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奇迹。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