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王牌飞行员 > 第三十一章 空中圆圈舞

王牌飞行员 第三十一章 空中圆圈舞(1/2)

        “该死的小子!拳头还挺硬!”莫拉特少校感到下巴上还在隐隐作痛,可是戴着氧气面罩无法用手揉。自己率领的第523护航战斗机中队的16架F-84“雷电喷气”编队从金浦基地起飞开始向北爬升,基地指挥官说只要飞行20分钟就可以到达“米格走廊”。就连杰巴拉这个老东西都被米格机打掉了,莫拉特嘴上虽然满不在乎,但是心里还是很紧张。“妈的!怎么象个头次上阵的娘们!”他小声咒骂着自己给自己打气。

        第五航空队指挥官克兰涅将军并不想派遣第27护航战斗机大队的“雷电喷气”战斗机单独前往“米格走廊”,美国空军最棒的战斗机F-86A佩刀也只能和对方打个平手,F-84这种平直机翼的战斗机能有什么大作为呢?但是战略空军司令李梅将军和共和飞机公司施加了强大的压力。共和飞机公司的老板亚历山大·舍维尔斯基与飞机设计师亚历山大·卡特维利,在招标会上反复强调F-84“雷电喷气”象自己神话般的上一代共和P-47“雷电”式一样出色。可惜的是,F-84在接下来的首飞(1946年2月28日)之后,出现了无数的问题,必须不断增加结构重量,同时改善低效的引擎。最早交付战略空军的“雷电喷气”动力非常不足,直到拥有大约5000磅静态推力的阿尔森J35-A-17D引擎投入使用,才改善了这种情况。李梅将军很想知道这种被寄予厚望的战斗机到底性能如何,战略空军可是一直把F-84当作护航战斗机来使用的。按照计划到了“末日之战”时携带原子弹的轰炸机要靠着“雷电喷气”的护航突破苏军的防空网,现在的朝鲜战争真是检验F-84的天赐良机。共和公司也期待着F-84“雷电喷气”的精彩表现能够给自己挽回面子。此外很少有前线飞行员知道共和公司的老板和设计师都是俄国移民,米格-15与“雷电喷气”的较量实际上是两种俄国设计战斗机的比试。

        莫拉特向下方看去,自己的飞机越过了朝鲜西海岸一个入海口。他回想着脑海中的朝鲜地图,知道这里是平壤附近的大同江。从这里再往北飞的下一个入海口就是新安州附近的清川江了。

        F-84编队一边爬升一边巡航,下方的低空出现一层云层,但是第523护航战斗机中队飞行的高度天空晴朗。过了一会儿,莫拉特看到远方的云层突然中断,更北边的能见度可说是一望无际。就在云层中断处的边缘,一条河流的入海口清晰可见。这里就是清川江,飞过这里就进入了“米格走廊”。莫拉特打破了无线电静默命令16架“雷电喷气”散开成战斗队形,越过了河流上空。在这个飞行高度会产生凝结尾云,每架F-84战斗机身后都拖着长长的白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及早发现飞上来迎战的米格-15,因为敌人同样也会拖着白尾巴。反正是来挑战的,就算提早暴露目标也没有关系。不出所料,很快就有十几架银白色的米格-15从下方冲了上来。

        “聪明战士,排成圆圈队形!”莫拉特下达了起飞前早就计划好的命令,绰号“聪明战士”的第523中队F-84“雷电喷气”分为两队,8架飞机首尾相接排成了一个大圆圈。这种战术并不新鲜,一次大战中的“红色男爵”里希特霍芬担任第一狩猎大队指挥官时首先创造了这种战术,他将数架飞机编成圆圈飞行,任何插入编队攻击的鲁莽敌机都会受到后方掩护飞机的打击。这种类似马戏团一样的表演,使德国第一狩猎大队得到了“空中马戏团”的别称。莫拉特所在的第56大队在欧洲战场上也用这种战术引诱德国空军BF-109与FW-190攻击看似笨拙的P-47“雷电”战斗机,屡次取得不错的战果,现在他又想故计重施挑逗米格-15。

        “来吧!后掠翼的小白鸟,看看雷电怎么劈死你们!”莫拉特稳住飞机等待着猎物上钩。

        ............................................................

        “爬高占位!”空十团团长雷涛发出了攻击命令,第28大队的十二架米格机快速向上爬升,何飞率领小猫中队紧紧跟随着团长机。米格机很快飞到了美机编队上空,何飞倾斜飞机观察着下面的美机。这批飞机乍一看与F-80流星一样,翼尖挑着两个副油箱。可是喷气发动机进气口不在机身两侧而是和米格-15一样张着大嘴。飞机的垂直与水平尾翼上涂有黄色的斜对角线条纹,双侧的翼尖油箱外面画有黄箭头。应该是F-84“雷电喷气”,看来美军为了取胜把自己所有的家当都拿出来了。

        F-84并不上来挑战,也不逃走,而是不紧不慢的在下面兜圈子。美军摆出的不就是教科书上的“磨盘战术”吗?八架飞机转圆圈,每架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